智,岂能不如一人乎。
“小李子,你过来。”完颜康朝一旁服侍的一个小太监招了招手。
小李子应声快步走来,躬身道:“陛下有何吩咐。”
“没什么吩咐,你在这好好站着,让大家看看。”完颜康说完,转身对群臣道:“诸位,你们好好看看,这小李子,与咱们有何不同?”
小李子身量不高不矮,面色白皙,五官周正,因为被群臣齐齐一看,此刻面上显得极为紧张。
徐道胜摇了摇头:“陛下,太监与咱们的差别,不在面上。”
完颜康转头问道:“小李子,你眼神可还好使?”
小李子连声答道:“回陛下,小李子眼神可好了,这三伏天里,三丈内的蚊子都逃不过小人的眼睛。”
“你的耳朵,可还灵光?”
“回陛下,小李子耳朵灵光的紧。”
“会不会说话就不用问了,你可曾读书识字?”
“回陛下,小人在宫中,也曾读过几本书。”
徐道胜见完颜康问出的几个问题,立刻知晓他的意思,连忙抢过话头:“小李子,你藏了多少私房钱?”
小李子慌乱起来,一时不能答。
徐道胜脸一板,沉声道:“若敢隐瞒,必遭严惩!”
小李子更战战兢兢起来,双腿发抖,眼见都站不住了。
完颜康及时出声:“老实回答便可,过往种种,皆是旧事。”
小太监听了皇帝发话,顿时放了大半的心,这才低着头小声道:“小人藏的私房钱,估摸着有几千两了。”
“几千两?”徐道胜立刻追问。
“七、七八千……”
徐道胜语气一沉,对完颜康拱手道:“陛下,这个小太监,年不过弱冠,月俸不过两,却能存下七八千两私房钱,若得身居高位,想必巨富可期!”
“阉人弄权,为祸更盛。强秦亡于赵高之手,汉有十常侍弄权搅乱天下。唐李辅国以阉人之身为相,诛杀皇后,使肃宗惊惧而亡。其后文宗为宦官所制,令不出宫,其人常言,吾不如汉献帝也!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不可不察。陛下好读史,以上种种,想必知之更详。”徐道胜说到最后,已是一字一顿,神情严肃无比。
完颜康先未回应徐道胜的话,而是对着旁边瑟瑟发抖的小李子和一众大小太监道:“退下吧,浮财过多者,留三倍合法收入,其余上缴国库,可既往不咎。”
朝堂上的一众大小太监,纷纷跪地叩首。
完颜康转过头来,对群臣笑道:“首相说我好读史,此话不假。刚刚他的话里,就有一处不对,那指鹿为马的赵高,可不是太监呢!”
群臣闻言一惊,纷纷小声议论起来,徐道胜也哦了一声。
完颜康侃侃而谈:“赵高生于隐宫,更有所出,并非阉人。适才首相所言,强秦亡于赵高之手,此话太过偏颇。我以为,秦亡之责,七分在始皇帝,三分在赵高、李斯、胡亥等人也。”
“时人常言,十常侍乱汉。乱汉者,果真十常侍乎?灵帝常言:让系吾父,忠系吾母。若非灵帝昏庸致此,区区数名阉人,岂能把持朝政,为祸天下!”
“至于唐末种种,皆因皇帝无能,神策军为太监所控。开元盛世何等辉煌,到玄宗末年,其人任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史思明等奸佞,致江山动荡,李林甫这几个人,可都不是太监呢!”
说到这里,完颜康站起身来:“一言以蔽之,宦官之祸,非在宦官,而在独 夫也!”
有文人形容太监: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
对于朝中大臣而言,大多数对宦官抱有敌视心里,内心更是极度鄙视。历朝历代的史官,记载史册都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有太监这么一个姥姥不爱、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