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事,杨振自然是不知道的。
而且即便知道,他也不会关心。
毕竟之所以进入官场,他的目的都是想利用旧厂街的改造,捞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只要旧厂街改造完成,他的目标就算是达成。
到时候王益民要再逼他,他大不了就是辞职下海!
他可不认为自己离开了体制,王益民还能约束的了自己。
忙完一天的工作,杨振照旧回大杂院吃饭。
刚刚回到大杂院,杨振便看到家门口被人给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看到这些人,杨振原本还有些担心,以为是是不是自己才是改制这事的大老板,张丰收不过就是自己的代表这事曝光了。
毕竟这些天来,大家的话题都在改制上。
因而想打听关于改制的事,或者想提前拍着点马屁,那都应该是找张丰收,而不是找自己。
结果听任玉华一番解释,杨振才明白这些人之所以堵在自家门后,问的压根就不是什么改制的事,而是关于拆迁之类的事情。
虽说改造拆迁。
但旧厂街到底长达数公里,涉及群众过万户。
如此庞大的数量。
便是在几十年后,机关单位怕都不敢一起进行拆迁,否则怕就会在安置等等方面出现问题。
几十年后都不敢,就更别说是在当下这无论商业旅馆还是酒店都还几近于无的年头了。
也是因此,这次的旧厂街改造,现在先进行的只是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部分,而且更多都集中在菜市场附近。
如杨振家所居住的大杂院这边,现在压根就没被规划到拆迁范围之内。
虽说现今的拆迁政策别说是在那些家里住房面积足够大,或者住房足够临街,将来有可能改建成商铺之类的人家眼里不够合理。
便是在杨振的眼里,现在的拆迁政策都不够合理。
毕竟根据现在的政策,现在住房拆迁基本都是按照家庭人头,再根据住房面积以一定的倍数,在改建完成之后进行住房安置。
除此之外,就压根没有什么拆迁款之类。
跟几十年后但凡拆迁,除了房子之外,还能领到大笔的拆迁补偿款之类,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但对大杂院周边街坊来说,现今的拆迁却依旧是一个极其不小的诱惑。
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大杂院在胡同中间,远离街道,压根没有任何住房变商铺的可能。
在没有了额外的利益纠葛之后,大家唯一的诉求也就只剩下了改善居住环境这一条。
说起四九城的胡同四合院,人们脑海中或许立即会浮现出一片古色古香,充满了诗文气息的画卷……
但那些画卷明显是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的,特别是在当下。
因为是千年古都的关系,现今四九城的房屋绝大多数都是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房屋。
因为老房屋地底下压根就没有什么排污管道之类,所以首当其冲的一个拉撒如何解决,那都是一个大问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也是当年八国联军进城,第一感觉就是四九城简直就是一个粪坑的根本所在。
新时代后。
因为卫生观念的增强,因为上级的重视。
相关方面在四九城的街巷之内增添了很多的公共厕所,四九城的百姓们也终于告别了屎尿都得每天等着粪车过来拉走的时代……
胡同里的卫生状况相比从前因此而也大为改观。
但那到底也只是相对而言。
毕竟一个胡同动辄几百号人,但厕所却只有一个。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