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他们一直没出城,虽然感觉城内乞丐是稍微多了点,却没想到城外竟还有这么庞大的一支流民大军。
大皇子突地想起一事,前阵子听说河道总督上书要河工银子,顺带提了一嘴,说是上游连日暴雨,防汛压力特别大,莫非是决堤了?
于是他让福伯停车,而后亲去流民中间询问缘由,还嘱咐张敏,“你不要下来,小心歹人。”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得不防。
不多时大皇子板着脸回来,张敏问道:“可是有好几拨流民?”
“咦?”大皇子颇为吃惊,“你怎么知道?”
“看衣服啊!”张敏指着穿棉袄的那一拨,“这一定是决堤的流民,他们带着家当逃出来,衣服一件件地当掉,最后只剩下棉袄遮身。”
有流浪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夏天暑热不穿衣服也可以,但冬季天寒地冻必须要以棉袄保温,而棉袄就是穷人最后最一件家当,一年四季都得穿在身上,要不然连最后一件衣服都保不住。
张敏又指向另一处,“那些人一看就是从江南来的,都是薄棉布衣服,显然是因无粮不得不北上乞食,我猜得对吗?”
大皇子吐出一口浊气,“其实还有一波从西北来的,因前年干旱无雨,结果去年秋季遭了蝗灾,他们本来就没粮只能逃荒到此。”
京城是帝国的心脏,其四周都有府城相呼应,通常来说流民大军根本就到不了京城脚下,便会被官员强制遣返,但这么多流民都过来了,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有官吏同情流民,允许他们穿城而过,去京城富庶之地乞食,毕竟京城可是有几座大仓库,有足够多的粮食安置他们,而且有善心的富户会定期施粥。
第二便是流民大军冲闯了关卡,无视官府禁令,这才来到京郊。
张敏没想到除了京城,其他地方都已经这么惨了,怪不得户部总说没钱呢,这么多流民再有银子、粮食也能花光、吃光。
不过他们虽说是流民却并没有作乱,看到来往的车马也只是伸手讨要食物,如果别人不给也只是叹气地继续往京城方向走,显然是寄希望于官府开设粥棚救济。
一千多年的教化,使得百姓们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压根儿就不会想着造反。
福伯有些担心,“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乱子。”
“流民这么多,除了担心吃饱穿暖,其实最应该操心的还有卫生问题。”张敏已经看到有流民生病了,本来出门在外,没有干净的饮用水、也没有干净的衣物,一降大雨过后,难免会出现传染病。
京城人口本就密集,若是让他们进了城,一场大疫是避免不了的。
大皇子代入父皇的视角顿觉头大如斗,怎么好好的一个江山不是这里雨,就是那是旱呢,国库一年到头根本没有结余,他叹道:“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啊。”
好在张家庄的情况不错,今年他们又扩大了红薯种植规模,再加上养猪、养鸡,村民的生活条件可比别人好了不少。
张敏去了书坊,将稿子递给铁子,“听说顾党已经判了秋后问斩,趁这段时间多多宣传一下。”
顾党这辈子既然不能青史留名,不过张敏倒可以给添把火,让他们遗臭万年也是好的,希望到了问斩那日,全城百姓都以臭鸡蛋、烂菜叶相送,也不枉他们作恶多端一场。
铁子接过稿子道:“可能得再招点人来,最近印的报纸越来越多,有些忙不过来了。”
“行,回头我跟李伯伯说一声。”
“来了,来了!”李哲听村里小孩说小姐到了,便知她第一站肯定要来书坊,索性直接找来了,正好听到张敏说起他,于是拍着胸脯道:“村里的后生不少,再招几个来。”
大皇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