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不想受制于人(2 / 4)

,然后这小伙子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这说明什么?

有持无恐!

就算不卖给他侯刚,他也可以卖给任何别的人,小卖部的老板娘,那个阿姨不是说了,她家种瓜的,但是还是承认这一家的瓜好吃,连她自己都买。

一般的人,都是见不得别人家好,哪怕是在县城,对面开个小卖店,看到熟人去对方那里买东西而不来自己这里买,心里都会有些怨气。

这是人之常情。

这个事情很简单,但是也很复杂,比如说,自己出门想买包烟,但是懒得过马路,直接就近买了,但是对面那边,是自己朋友家的.....

明明没什么,但是偏偏就又有些什么....

也许大度点的,自己去到了,没自己想要的东西,说句没货了,你去对面买吧,这已经是很大度了,一般的就是给你介绍差不多档次的东西...

因为熟人,不好意思,所以买了,心里也许还会有点不舒服,明明我只想要我最熟悉的。

但是!

很少有个小卖店老板,或者早餐店老板会承认,自己的东西不如人家,而且,自己家有的东西,自己吃的还是在别人家里买的。

这在哪里都是大忌。

但是这种奇疤的事情,偏偏又在这个小村子里发生了。

说明的只有两个原因,第一,那一家的东西是真的好;

第二,他在村子里还是有些威望,别人不敢乱贬低他。

否则,以侯刚对农村的了解,问路的时候,小卖部的阿姨应该是主动推销她家的西瓜;

其实,有时候误会的产生很简单,因为获得信息的不平等;

小卖部赵姨家确实种了瓜,但是除了地里留的十几个半生的瓜,早就卖没了,都包给瓜贩了。

然后,老张头家的瓜确实好吃,但是也不至于让赵姨主动宣传,主要是他们家招了村里那么多人去做工;

说白了,但凡一句闲话从她这里传出,可能有些人就不卖帐了,都受了老张家的好;

村里可不止一家小卖店,虽然另一家在村里面,而且生意比赵姨这边差好多,只靠一些亲戚支持维持着.....

可是赵姨有着很强的竞争意识,卖谁家的好,也不如卖老张家的好——村里就他家地里的瓜还有很多,当时娇情,硬是不肯卖给瓜贩的,瓜确实好吃,但是十块钱一个这样卖给乡亲,可亏了....

侯刚这外乡人不知情,知情了其实也无所谓,一般的瓜他也没必要亲自来买,县城市场里大把普通的货色,便宜得让人....

侯刚觉得自己捡到了个天大的好处!

仅从那个小卖店的阿姨的表现来看,说明这个村,不敢说整个村,至少大部分的瓜农,种不出这种高品质的西瓜,否则她不可能一句话就知道自己找谁家。

那就相当于是公认的王牌,谁都斗不过的那种。

而这个村都不知道的决窍,那个小老板不经意就告诉了自己。

十块钱三个的有机肥,看起来确实很贵,但是对于酒楼的菜价来说,这完全就不是个事。

大不了涨价,好吃的,天然的,有机的食物,和化肥的,作个价格区分,摆明姿态,做生意的就是要赚钱。

口感完全不一样,是谁都会作出选择。

抹着汗摘瓜的侯刚同志心里无比憋屈,心想着,若是能有自己的蔬菜基地,那就不受人制约了。

那个所谓的有机肥料饼,他决定了要死死藏着,如果买到了,拿一些找块地做试验;

没什么效果,就当自己被打眼一回,反正也亏不了多少,再回来跟这位爷谈合作;

这要是成了,谁他妈的会来这破山沟里受这种连生意都不会做的小年轻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