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举劾,状纸,认罪(1 / 2)

京城的紧张局势,没有影响到云县。

云县各官署反而因为林氏宗族罪案的彻查结束,而迎来了春天。

特别是奋斗在最前线——负责在大沟村核查案情的全体官员(包括驻军),他们都因此解放了而亢奋不已。

谁都不想继续日夜颠倒的干活!

这简直违反人类天性。

黄定洲将收集好的证据,和更新后的最新资料,整理出来后,便派人快马加鞭,护送前往京城交差。

由于本案主要由大理寺负责,立案也是由大理寺立案,云县县衙只能算协助办案,所以他们除了保存资料档案外,不需要做公审那一套流程。

这就意味着,现场清盘清楚后,本案与他们相关的行动,就算正式告捷。

为此,黄定洲特地放了所有人一天假期,让大家好好休息。

有些官差想攒着假期和下次休沐一起休假,所以继续到县衙应卯。

部分官差则只想立刻回家倒头就睡,完全没有精力继续干活,所以马不停蹄地回家,抱媳妇热炕头了。

黄定洲也想休息,但是奈何手头事情收尾工作还没结束,下属可以放假了,但是他这个领头人不行,他得回县衙,将此案与新婚夫妻被陷害沉塘冤案做最后的结案处理。

林氏宗族被诛九族,这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指的是姑的子嗣,姊妹的子嗣,女儿的子嗣,罪人自己的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

母族三,指的是外祖父、外祖母、娘舅。

妻族二,指的是岳父、岳母。

而被沉塘的那对新婚夫妻,属于父族四的范畴,但又由于此案的引发,正是因为他们站出来指认举报,大义灭亲,并提供了部分证据,所以他们又算是与案件有功。

这位年轻男子林三郎,是童生,算是有功名在身,所以他的行为属于举劾,这是晋朝独有的一种监察制度。

举劾是指官吏主动纠举犯罪。

但是,一般情况下,举劾的犯罪对象,应当是同乡、同僚、朋友等等,并不包括亲人。

因为在晋律中,由于自古以来所遵守的尊卑有序,导致其衍生了还一条规定,即同居相为隐。

因此,如果举报者的亲戚,所犯的罪行,并非是谋反欺君等大罪,都要帮亲戚隐瞒,不能主动举劾,否则就算是为了大义,而举劾灭亲,也会获罪被行刑。

所以,现在他们是否会因为大义灭亲,举劾林氏宗族而获罪,还需要等大理寺审判下来。

不过在这之前,黄定洲有一个可以帮到他们的地方,即为他们写状纸,并附上林氏宗族云县属地所犯罪行的清单明细,向大理寺说明实情,表述他们的功与过。

但是,有个小问题,由于对方做出举劾是在他们被害沉塘、且其父被害死之后,因此,他的举劾行为,就有了复仇的动机,并非出于公义,大公无私的站出来举劾。

如果大理寺要揪着这一点的话,他们很难功过相抵,在被归为林氏宗族罪案的同谋罪之前,他们还会因为大义灭亲的举劾行为,先受举劾刑罚,再接受同谋罪审判。

晋律的严苛就在于,刑罚是叠加的。

不会因为你犯了死罪马上要被砍头,而免了你犯其他罪所需要受的刑。

而是,在你被砍头之前,就要先接受全部其他的刑罚,然后再被砍头。

正如之前李酒商与粮马商等人,犯下的罪行,先是十倍返还税款,然后再接受徒刑的同时被施行笞刑,刑罚结束后,还要被流放。

这里的徒刑,指的是关押在监狱中,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刑罚。

而笞刑是以竹板/荆条抽打背部以及臀部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