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爽的蛋糕,“厂长,两个机组试验一周,真的没那么麻烦,而且刚才付波表过态了,让他做什么他都支持。”
“哦?”牛大猛一惊,“付波能说这话?”
在他眼里,王振华是老顽固,付波是小顽固,这二位恐怕是全厂最图安逸的二位了,怎么突然主动找活儿干?
“还不是因为最近全厂的积极性都起来了,付波也不想落于人后。”
“这倒是,这小子也知道进步了。”牛大猛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但对于配煤的事情,依然不怎么松口。
拿不定主意咋办?
让别人拿主意。
“这样吧。”牛大猛大臂一挥,“你去跟老段说说这事儿,他看得懂公式,他点头的话,你起个报告,让他签了,我这边就同意试验。”
所以说,其实当领导也没那么难,恶心的事情都推给段有为这号老实人就是了。
几分钟后,在老段桌前,张逸夫又开始照虎画猫。
哪知老段见了这些鬼东西也是一阵头疼,十几年后硕士论文难度的东西,真的非老段能参透的。
但老段又不好意思承认这一点,他毕竟是学术派,不是粗犷派。
于是他只有频频点头。
“嗯,是这么计算。”
“这个出口温度没问题么?”
“不错,不错,这里该用计算器的吧?”
“好吧……好吧。”
最终老段也怂了,跟老牛一样不胜其烦地大臂一挥:“不影响安全,不影响生产的话,那就试吧,你起报告吧,我签!我签还不行么!”
这个局面干脆变成了张逸夫催着两个领导干活,若非他种种辉煌战绩在先,怕是哪个领导都受不了这个。
起报告,走流程,签字,写计划,开会,这一周张逸夫又被充实了。
只是配煤这件事,实在是太曲高和寡了,大家唯有唯唯诺诺,你让俺干啥俺就干啥,完全帮不上太多的忙,这次连段有为都说不出什么。
没辙,这个年代即便在国外,配煤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老美资源多,不愁,他们配煤主要是为了减少硫化物的排放,从而能过了各种协会规定的环保指标。
小日资源少,得进口,配煤主要是为了节省,省运输费也是省,省能源也是省,玩命的省。
欧洲配煤主要是因为电厂设备太老了,更新度极其令人指,带不动次煤,不得已而为之。
因此除了地少人密的日本外,在其它达地区实际上还没有“动力配煤”这个学术名词,只是为了解决他们面前的麻烦而已。
而在将来的中国,动力配煤将成为一项科学,进行专门的研究,目的是既环保又节约,在这个世界,张逸夫搞不好会成为推动这个学科的大哥。
连燃料热力学领域都染指了,张逸夫深觉力不从心,忙不过来。
好在,如今的冀北电厂他完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的每句话说出来都被当做圣旨一般遵从,慵懒成性的付波也不敢有丝毫耽搁,在其它车间的帮助下,三两天便做好了试验准备,三四号锅炉单供煤,三号是刚刚送来的赵县煤,四号则是赵县乌鲁姆的4:1混配煤。
实际上在将来,学术大哥们是有专门研了一个软件来解决这件事的,只需要在计算机上敲入各参数等待结果即可,但眼下,张逸夫不得不直接把结果拿出来,让其他人看看清楚,不然牛大猛再信自己,也不敢什么都听。
次周一开始,为期一周的三四号机组供煤试验展开,由文天明全程纪录,并撰写文案与宣传材料,张逸夫小算盘打得好,这事儿若是最后成了,这个试验可就是榜样与标杆,出一本书让全国电厂学习都不为过。
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