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就是心理上的刺激了。
我靠,真的有点刺激啊!
哎哟,整个飞起来了!
靠靠靠,要翻船了!
吓死我了,漂流艇打了个璇儿出去了,我还以为要翻船直接撞上石头了呢。
林轩和陈光孝两个人控制,是很强的。
陈光孝是没进行过漂流艇速降漂流这项运动。
但在做特种兵时,是有漂流艇训练项目的,所以他名义上没进行过这项运动,实际上对这一切熟门熟路。
两个人在前面带头,安璐瑶和暮雪卓玛现阶段也不需要划船,所以光尖叫去了。
当然,也是她们的尖叫,让整个漂流的体验更直观的传递给了观众。
有点受不了啊!这也太惊险了。
这换成是我,得翻船吧?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这都是错觉。
因为船是跟着水流走的,只要别乱动,它是不会翻船的。
而真正具有挑战性的是连续变化的峡口。
这种就需要用技术动作去纠正船体避免翻船了。
这河道做这个挑战难度并不算高,顶多有三四分的挑战性。
但观众眼中,这已经是十分的刺激了。
林轩和陈光孝也在尽量的展现躲避技术。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内心压抑了挑战之魂的人。
他们也不知道某一天会找到什么样的河道去挑战,任何运动新手总是比较胆小担惊受怕谨小慎微,所以反而没危险。
但是进阶阶段,最容易出问题,俗话都说了,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所以,林轩和陈光孝尽量的展现技术动作,把他们要学习的东西给扩大。
等他们学了个大概时,其实就已经是个中高手了,不会出现太多问题。
这一点,和国内考驾照其实一样。
国外很多地方考驾照,就是开着车出去溜达一圈,就通过了。
但是国内分了很多科目,使劲的考。
很多人觉得,这些考试科目没必要,因为感觉用不上。
其实,考驾照的目的,压根就不是让你联系这些技术,而是让你熟悉车,加长练车的时间。
练得多了,真正上手的时候出现危险的情况就会减少很多很多。
很多普通人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其实背后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比如网络上有一种观点是,科二考试项目,倒车入库不用练,侧方位停车到是要练一下。
因为马路上压根没有给你倒车入库的地方,侧方位停车比较实际。
但为什么科二的主考项是倒车入库,而侧方位停车只是一个小科目呢?
因为倒车入库根本就不是为了让你学习停车技巧。
而是让驾驶员去熟悉车左开和右开的区别。
在没有概念的人眼中,左右两个方向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方向盘左右换个角度的区别。
实际上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驾驶员又不是坐在车子正中间的。
当然了,很多方向感强的人,没几下就学会了。
但这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很快适应左右。
所以,这些东西的每一项都是有很深的作用的,是经过专人研究的。
不只是驾考,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普通人老觉得这些东西不方便。
但有没有可能是规则制定者,为伱的生命着想呢?
林轩现在也一样,展现了很多非职业漂流玩家根本不需要的技术动作。
为的就是能让刚入行的业余玩家,多学多看,避免自信过头直接上手,导致受伤甚至送命的惨剧发生。
而且,展现多了之后也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