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气运与冥土(1 / 2)

封爵仪式虽然民众们看不到里面的现场,但是却有消息同步公布出来在网络和媒体上,让全国公众都能看到内容。

除了记述这些官员的既往功绩之外,还有他们的出身及祖先取得的荣誉。

看着被公布出来的这些原本还算熟悉的文武官员,三里坤的民众们议论纷纷,以前以为如何如何,现在才知道原来其祖先是某某忠臣义士。

这一下子, 这些受封世袭爵位的人身上就像加了到光环一样,原本人们对他们的一些本能的嫉妒心理都随之减轻了许多。

但这里面唯有一位受封者遭到了大家的非议,便是那位名不见经传的成义山,突然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使与世袭伯爵,引起了民间广泛的争论。

毕竟锦衣卫的名声在民间可是不怎么样,虽然在大明锦衣卫只负责监察百官与宗室勋贵的执法者,根本没有对平民的执法权, 但架不住在前明时期就有文人士大夫阶层因为利益之争对其抹黑,后来后金入关也曾以锦衣卫作为靶子污蔑前明朱家的名声,以打击民间反金复明的风潮。

所以锦衣卫的名声就很难洗白了。

东宁王国郑氏突然搞出个锦衣卫指挥使来,不免让人们觉得有些不舒服。

好在这一点郑氏这边也预料到了,马上就有人在现实和网络上结合之前的新闻开始科普。

这番操作虽不一定能将锦衣卫的存在洗白,但起码可以引起争议把水搅浑,也打消了人们的一些顾虑,这样潮水退去,便将一些有心人暴露了出来。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此时在国会大楼之外,听着人群之中的议论,有两个长相普通穿着普通的人正站在一起,其中一个饶有兴趣的说道:

“话说这郑氏倒是和有手段,连前明皇家的锦衣卫都搞出来了,这是要当皇帝啊!”

如果高景飞在这里,看到另一个人, 就会发现正是自己的老熟人张林。

张林闻言心中分不清对方是调侃还是别有深意,于是解释道:“郑氏此举并没有任何逾制之处。”

“当年永历帝和鲁王监国除了爵位之外,可是都曾钦赐过郑氏先祖锦衣卫指挥使的封赏, 当然只是虚职, 那时候真正的锦衣卫指挥使还另有其人。”

对面的人当然也知道,这种在古代封建王朝是很常见的事情。

比如明朝某位督臣出征挂帅,那么皇帝通常就会赐其兵部尚书之衔,这也是虚职,并不是真的让他去当了兵部尚书,而是为了有名分大义去更好的压服一众军将。

他笑着说道:

“你倒是难得会为别人说话,不过尽管是有过锦衣卫指挥使的虚职,如今郑家是以大明道统继承者东宁王国的身份上位,手下人却打出了朱明皇家专属的锦衣卫衙门的名号,那算不算越权的行为?毕竟他先祖三代东宁国王尤其是那位国姓爷可都没有设立锦衣卫!”

张林却道:“大明王朝都已经没了三百多年了,郑家现在是独立藩国,还重立了皇明太庙祭祀,有了这个名分,自然就有了话语权和解释权,所以从法理上来讲,郑家将自身祖上所得锦衣卫指挥使的恩裳转赐给臣下,也不算有什么逾越之处。最多就是烧一份表文奏禀给那九泉之下的永历皇帝罢了!”

另一人听了张林有些故意偏袒的话,却是没有再反驳, 而是点头赞同的说道:

“这么说也是, 毕竟人家是正儿八经大明皇帝封赏过的锦衣卫指挥使和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还荫一子世袭锦衣卫千户。尤其五军都督府同知可是从一品的武职,基本上就是大明历代非勋贵的武将能够获封的天花板了!”

“虽说明朝武职不值钱,但一般除非是当世名将,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基本上都是由老资格的皇明勋贵担任。”

“我估计当时的郑氏先祖其实心里应该更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