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就好。至于文官和勋贵勋戚那些人,朱由校根本就没考虑。
还记得崇祯皇帝末期,朝廷没钱,崇祯皇帝希望大臣们能捐出一点来。
结果没人把钱拿出来。无论是勋贵还是勋戚,一个个全都哭穷。可是等到李自成进京之后,敲骨吸髓之下,这些人可都是富有得很。
至于依靠那些老牌的勋贵去打仗,朱由校更是没有想过。
走到今时今日,大明朝的军户制度都已经不能要了;趴在军户制度上吸血的勋贵们,更是不能要。
早晚找个机会,像汉朝时候一样,削掉一批爵位。
元鼎五年,汉武帝发布南征令而列侯几乎无人响应,这让汉武帝意识到必须消灭这些已经与中央离心的列侯。
于是汉武帝便利用汉文帝定下的法规,以“酎金不如法”为理由一口气废除了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
此后,汉武帝便经常以“酎金不如法”为理由,废除西汉列侯的爵位,几乎将汉初所形成的政治利益集团一扫而空。
自己要选一个什么样的办法呢?
无论如何要想一个办法,要把这些人扫掉一批。扫掉他们,自己再动军队难度会小很多。
在朱由校琢磨怎么让大明朝的爵位少一些的时候,有一行人已经到了洛阳。
洛阳,曾经一度十分兴盛的城市,尤其是在汉唐之时,几次被作为国都,可以想象洛阳城有多么的宏大。
虽然洛阳城屡次毁于战火,但是也屡次重建了起来。到了大明朝之后,洛阳虽然有些没落,但依旧是中原的大城。
地处交通要道,土地肥沃,城市繁华,这里就成了好地方,也是被所有大明朝藩王喜欢的地方。
洛阳这个地方也有很多大明朝的藩王,最早可以追溯到太祖皇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子嗣众多,他的第二十五子名叫朱??,出生于洪武二十一年,被封为伊王。直到永乐六年,17岁的朱??才来到自己的封地洛阳,“岁禄仅二千石”。
朱典楧是第七代伊王,于嘉靖二十三年承袭了爵位。在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仗着自己是天潢贵胄,朱典楧根本没把地方官放在眼里,“必构之去,既去复折辱之”。
朝廷官员、缙绅路过洛阳时,朱典楧也派人将其拦住,“詈(辱骂的意思)其不朝,入朝者复辱以非礼”。他对官员尚且如此,对地方的百姓更是盘剥无度。
嘉靖帝将朱典楧父子囚禁在开封,削去伊王的爵位。
虽然伊王的爵位被削了,可是朱典楧的子孙还有很多人在洛阳,其中还有郡王,应该还有四五个。
要知道大明是皇子封亲王,皇子的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的亲王之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
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可以说一位,会弄出不少郡王,然后每个郡王又会弄出一堆人了。这些人全都有俸禄,全都有田地,他们的田地都不交税,同时还会侵吞地方的田地。
不说其他地方,单单是洛阳,洛阳诸王基本就已经把持了洛阳。
除了伊王系以外,万历皇帝又把他最宠爱的儿子福王封到了这里。
虽然福王来洛阳时间还不长,但是恩赏之厚可以说是冠绝历代亲王了,田地,盐引,基本上什么值钱给什么。
加上这些年的发展,福王已经侵吞了无数的天地。再加上洛阳诸王,一个河南省都快养不起他们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群人来到了洛阳。为首的正是赵秉忠的学生陈四海。
陈四海带着人悄无声息的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