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就有一些不一样了。
在内阁里面的几个人当中,孙承宗和韩爌学的是理学;徐光启是心学,而且还是信奉李贽的心学。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爌已经尽可能的模糊自己的学派印记了。可是谁能想到黄克缵居然又弄出来一个荀子。
大家都是读书人,而且都是读的非常好的人,做官也做了这么多年,对于荀子的学说谁不知道?
为什么荀子的学说不被儒家所承认?
因为荀子的学说走到最后就是法家。
荀子的学生李斯、韩非、浮邱伯、张苍等,每一个都是法家的巨头。
一个儒学大儒,最后教出来的却全都是法家,这不能不让人思考。正统的儒学子弟怎么可能不排斥荀子?
如果让荀子去教学的话,那教出来的都是法家,大家怎么混?
现在黄克缵居然要推崇荀子的学说,不光是内阁之中的几位大学士,即便是其他的一些人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朝中的大臣更是议论纷纷。
如果说理学和心学的斗争是他们可以容忍的,那是因为毕竟都是儒学。大家争来斗去的,实际上区别也并不是很大。
但是荀子的学说是不一样的,从儒学出来,但是直指的却是法家。这样的情况怎么能行呢?
让荀子的学说传扬出去,最后搞出来一大批法家怎么办?
一时之间,黄克缵有成为众矢之的的感觉,所有人都在质疑和怀疑他。
不过黄克缵却并没有察觉一样,每日都是笑眯眯的上班下班,似乎对大家的议论也并不是很放在心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堂上无数的臣子开始上题本。
原本一些对于制定科举考试大纲的态度倾向于赞成的臣子们,此时也上了反对的题本。
原因也非常的简单,他们不想让黄克缵得逞。他们不想让荀子的学说再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学说已经被摒弃掉了,甚至连荀子自己都没有办法进入孔庙,何苦再让他的学说出来翻腾?
一旦法家当家作主,自己这些人过的将会是什么日子?
这是绝对不能够同意的。
于是一时之间,反对之声,甚嚣尘上。
就连内阁里面的几位大学士,心里面都已经画上了问号。
他们觉得自己好像上了黄克缵的当了,当初他替徐光启出头说话,好像并不是真的为了心学。
现在大家也知道他是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办了,可是好像有一点晚了。
外面的事情纷纷扰扰,朱由校没有搭理这些,他终于完成了搬家的事情,来到了西苑。
比起乾清宫,西苑这里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地方更大,也更空旷一些。
相比较起来,这里看起来更加像园林,而不是像宫殿。
在这样的环境下,朱由校倒是轻松了不少,同时自己前面安排的事情也办得差不多了。
戚金已经把人手给自己准备好了,于是朱由校就去见他们了。
在朱由校到这里的时候,戚金也在这里。
这段日子对于戚金来说,是一段非常好的日子,他想要的东西陛下全部都提供给了他,对他也并没有任何的掣肘。
银子或者各种各样的兵器,想要什么给什么,可以说全力支持他练兵。
在这样的情况下,戚金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部都用到了这一次的练兵上面,发誓要为大明朝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来。
一来为了报国,二来也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在这样的情况下,陛下让他选一些人出来,那自然是要非常非常用心的。
于是戚金就举行了大规模的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