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人家刘大哥今个是头一回来咱家吃饭,你能不要想那么多好不?再说了,刘大哥那么好的人,心心念念都是他亡妻,他是个好男人,是我配不上人家。”
刘氏的脸色黑下来:“你可是咱村如今的村花,镇上不晓得多少人家想娶你做媳妇呢,是你眼光高瞧不中。你哪里配不上刘雪云那个鳏夫了?你配得上!”
三丫头红了脸,“娘,不说这个了,说多了往后见着刘大哥了我都不好意思说话。”
“好好好,不说不说,只要你别以身相许去报恩就行,娘可不想你嫁那么远,更不想你给人做续弦。”刘氏伸手接过三丫头的空碗。
三丫头却拉住刘氏的手腕,一脸认真的叮嘱她:“娘,你别开口闭口叫人家鳏夫好么?人家是我的救命恩人,咱得尊重人家。”
刘氏怔了下,随即解释道:“我这不是跟你关起门来谈心么,放心吧,在外面我肯定不会那么说的。”
三丫头却依旧不松手:“娘,你跟我谈心也不要说,有些称呼多说几遍说顺口了就难改过来,到时候你在外面说出来就收不回了。”
刘氏看到三丫头这么一脸正经的,只得松口道:“好好好,你说的对,你说的都对,娘都听你的。”
“多谢娘。”三丫头笑了笑,终于肯松手了。
刘氏端着空碗往外走,并吩咐三丫头:“穿衣裳下床,夜饭都烧好了,就在灶房吃。”
“好嘞,我马上就过去。”
待到刘氏离开后,三丫头把手伸到枕头底下摸到了那件外袍,有些走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微风伴着细雨,三月的风中弥漫着油菜花的香味儿。
在这样的时节里,清明节到了,祭祀祖宗,追悼哀思。
早上,老杨家各房的妇人们都聚集在杨华忠家的后院,大家伙儿忙着拣菜洗菜,为晌午的几桌酒菜做准备。
为啥?
因为去年小花生下了福娃。
趁着今年清明开族谱,把孩子的名字正式写上去,所以晌午杨华忠邀请老杨家人都过来吃饭。
前院堂屋里,杨华忠杨华明杨华洲兄弟都聚在一块儿抽着旱烟,喝着茶,聊着待会去山里烧香祭祀的事。
杨华明道:“我最担心的就是这雨会不会越下越大,要是那样,烧香都点不着火了。”
杨华洲笑道:“腊月去山里烧香,天干物燥生怕把山给烧起来了,也是提心吊胆的,这会子做清明下雨,怕点不着火也是提心吊胆的。”
“到了到了,咱到你三爷爷家了!”
杨永柏抱着儿子,翠屏在旁边撑着伞,一家三口到了堂屋门口。
杨华忠赶紧起身来到堂屋门口,从杨永柏手里接过孩子:“哈,小东西回来做清明了,来,进屋来耍,你哥哥姐姐们都在呢。”
屋子里,鸿儿他们都在,很是热闹,杨永柏的儿子进了屋就不肯在杨华忠怀里待,下了地立马去找鸿儿他们玩去了。
杨华忠招呼着杨永柏和翠屏进屋喝茶。
杨永柏挨顺的跟堂屋里的其他人打招呼,都是家里的叔叔以及堂兄弟们。
翠屏道:“永柏,孩子你盯着,我去后院帮三婶她们拣菜。”
“去吧去吧!”杨永柏摆摆手,拉了把凳子跟杨永青坐到一块儿,坐下后从口兜里掏出一根旱烟杆子来在手里把玩。
“哟呵,永柏你也学会抽旱烟啦?”杨永青好奇的问。
在庄户人家,汉子们抽旱烟的年纪通常要到三十岁以后,年纪轻的基本不抽,当然也有例外。
至于原因,有很多,但大家伙儿觉得最站得住脚的就是家里婆娘不准。
年轻的夫妻有时候在一块儿抱着亲个嘴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