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宦官与外戚(1 / 4)

在经过汉光武帝刘秀以及其子的励精图治之下,东汉王朝的国力蒸蒸而上,但是到了汉安帝以后,由于外戚和宦官势力在朝中交替掌权,使得东汉变得不再乐观。

到了汉灵帝时期,此时的宫中爆发了灵帝即位以来最严重的危机,那就是宦官势力和外戚之间的争斗。而他们之间主要是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和以蹇硕为代表的宦官势力,那么作为位高权重的外戚何进为什么要杀宦官蹇硕呢?

因为宦官的首领蹇硕统领西园军分了何进的军权。

在公元184年,黄巾起义以后,义军逼近都城洛阳。在何进等人的劝诱下,汉灵帝设立西园军以拱卫京师的安全,西园军设立后,汉灵帝却认为宦官领袖蹇硕壮健并且精通武略,值得特别信任,于是任用他为上军校尉统帅这只新的京师部队,导致何进最初掌握这支军队的企图落空,而他这个大将军的名头也就是有名无实。蹇硕为了进一步的削弱何进在京师军队里面的势力就向皇帝建言调离何进出京,诏命何进到边境平叛,但是被何进以袁绍兵未回,实力不足而拒绝,因此两人结仇。

另一个重要的一点便是汉灵帝企图废长立幼,

何进的妹妹何皇后生大皇子刘辩,王美人生二皇子刘协。汉灵帝企图废长立幼,于是让蹇硕帮助当时的王皇后的儿子刘协。汉灵帝死后,蹇硕就企图杀掉何进立刘协为帝,但是事情被何进侦知,何进不敢贸然进宫,从而导致改立皇帝的事情无法成行。由于没有除掉何进,何皇后的儿子刘辩就被立为皇帝,何太后临朝,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何进和蹇硕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公开化。

而袁家是四世三公的豪门大族,代表着当时的士族利益,而当时的士族知识分子与宦官势力水火不容,于是就企图借助外戚的力量来扳倒宦官势力。根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

续汉书曰:绍使客张津说进曰:“黄门、常侍秉权日乆,又永乐太后与诸常侍专通财利,将军宜整顿天下,为海内除患。”进以为然,遂与绍结谋。

这样在几个因素的促成之下,何进终于下定决心铲除以蹇硕为首的宦官集团。但是这次的宫廷政变却引爆了有汉以来的最大的地雷!在汉帝国稳定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不会危机皇帝的权威,但是本次却不同了,开启了潘多拉盒,再也封不住了,终于把汉王朝带向了深渊,揭开了军阀混战的序幕,导致后来汹涌澎拜的三国时代的到来。

丁原沉默的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众人,如今他手下的将领只有卫异和吕布,但这些便足够了。

“如今大将军何进想要诛杀宦官,但曹校尉已经通知了我,西凉刺史董卓已经派兵前往,无论如何我们都要阻挡他们。”

丁原阴着脸道,他曾经与董卓有过几次见面。

董卓,字仲颖,本是陇西豪强,他同羌中豪帅有很多联系,曾镇压羌人和黄巾的起义斗争。在镇压起义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军队。这支军队成员多是籍隶关西的汉族和羌胡人。关西各族人民屡遭战乱,习性尚武,妇女亦多能挟弓而斗,因此关西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经历黄巾之乱后,东汉皇室威信受挫。董卓看到东汉政府腐朽无能,逐渐骄傲放纵,不服从上级指挥。东汉朝廷也发觉董卓跋扈难制,曾试图解除他的兵权。汉灵帝曾征他回朝任少府,少府位列九卿,但只管理皇家的琐碎事物,没有兵权。董卓不愿放弃兵权,以所部羌胡不让自己离开为借口,上书拒命,朝廷对他也没有办法。汉灵帝病重时,诏命董卓为并州牧,这是一个实权很大的官职,但要将他的兵权交给皇甫嵩。董卓再次找借口拒绝,并驻兵河东。关于此事还有一种说法,朝廷为了把董卓调离其根据地凉州,任命他为并州牧。董卓认识到朝廷用心,遂要求带上亲兵。国家疲弱之际,东汉朝廷无力和强臣讨价还价,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