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喜欢人家总裁的进攻。”三三调侃道。
“你的吐槽真是一如既往的,既犀利又生草。”
蛋总恢复一本正经的神韵。
“话说回来,你们那边情况如何?”
“在忙着布置新一年的年会。”苏晨。
“在思考版权企划和改编问题。”三三说完,反问蛋总同样的问题。
后者露出一张苦瓜脸:“完全不行……编辑说的特典内容我完全憋不出来,到现在一点思路都没有,我都想切书下一本了。”
“蛋总又犯老毛病了。”两人心中感叹。
蛋总没反对这一事实,苦笑着瘫在桌子上。
——全职轻小说家真的比全职网文作家累很多。
“那我们找点什么事情来转换心情吧。”苏晨不由分说的提议。
他今天来蛋总这里,主要就是为了闲聊天扯皮的。
三人都是童心未泯的老小孩了,此前每次见面也会一边聊天一边玩些小游戏,或是打打牌什么的。
“苏大董事的意见我自然全盘接受。”三三表示没意见。
蛋总也“呼”的叹了口气,慢吞吞的爬起来把用过的电脑收拾好,随后在暖炉桌边与两人相对而坐,意思是他也接受了苏晨的提议。
“既然这样……我想想……”
苏晨思考片刻说道。
“大家都是创作者……不如来玩海龟汤吧?可以锻炼头脑。”
海龟汤。
也就是所谓的情境猜谜游戏,另名水平思考游戏,属于智力类型推理游戏的一种。
游戏规则很简单。
一方作为出题者,提出一个难以理解的事件,谜题。
参与猜题者可以提出任何问题来缩小范围,找出故事的真正原因。
但还有一点规则——出题者面对猜题者的问题,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靠这种过程,猜题者逐渐将思维靠近出题者的逻辑思维,以此,得出出题者意想不到的真正答案。
举个简单又出名的例子,就像这样:
题目是:一个男孩走进一家餐厅吃了海龟汤,询问厨师这是真的海龟汤吗?厨师告诉他不会错,然后男孩就自杀了。这是为什么?
接着,猜题者可以提出“厨师说了假话吗?”或“男孩自杀是因为海龟汤的味道吗?”这类,只能用是和不是来回答的问题,推演事情的真相。
当然,海龟汤的谜底一般严谨则会舍弃一定恐怖性,恐怖则会牺牲一定严谨性。
就像是这道经典题目。
猜题者通过不断提问。
最终得出答案:
这个男孩跟爸爸一起出海,中途遇到暴风,在弥留之际,爸爸用自己的肉给他熬了一碗汤,骗他说这是海龟汤。
最终爸爸牺牲自己,保住孩子的性命。男孩在获救的多年以后,去餐厅点了一碗真正的海龟汤,偶然间发现根本不是那个味道,顿时明白了当年的真相,便自杀了。
以上。
猜题方最终若是能在一定问题内推演出事件的真相,那就算猜题方的胜利。
因为不像大富翁飞行棋扑克牌那样需要道具,所以海龟汤在三人之间并不陌生,基本每次见面都会玩一玩。
原创几道题目拿出来,也算是变相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写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好啊,那就来玩吧。”
蛋总和三三答应道。
苏晨见此发令:“那么,谁先想好问题谁出题,问题限制十五次。”
闻言,两人同时陷入思考。
过了三分钟左右,蛋总率先举手。
“我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