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产业基金结个盟,合作投些项目?”
“结盟?”
兰澜心中默默念叨了句,不敢擅作决定的她对任宇笑了笑,“这是个好主意,不过我得请示一下张总。”
“这是当然!”
任宇身为企鹅产业基金的掌舵者,他比较关注锐向产业基金在东南亚乃至印度的动作。
知道锐向投了不少好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面,还稍稍领先了企鹅。
这让他有了一些危机感,决定跟锐向产业基金走近点,蹭蹭业绩。
两人没聊多久,其他投资人也都一一回到了办公室。
在共享单车领域的王者地位就不说了,眼看又要在网约车撕开一个口子。 这种优质项目,风投公司不会因为切割了green就错过的。 在这一点上,几位投资人出去请示上级的时候,碰头达成了一个初步共识。 “黄总,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没有问题,会参与惠民出行本轮融资。” 卫诚带头表了个态,其他投资人也跟着出声回复会继续参与融资。 “估值上面,惠民出行的上一轮是企鹅投的,当时的估值是40亿美元。 这过去也小半年了,惠民出行的各项数据都实现了跨越式的突破。 注册用户超过1亿人,日活跃用户超过2100万人,每日骑行订单超过3000万单……” 黄晓峰又把惠民出行的各项业务数据做了个介绍,包括新上线的聚合打车和顺风车数据情况也做了讲解。 富土康张全的发言,赢得了其他投资人的一致同意。 他们纷纷发声支持张全。 “中信产业基金也认可!” 发声的几人把目光投向没发声的两人,任宇和兰澜。 任宇干咳两声,“30亿美元估值,触发棘轮条款了。” 兰澜没表态,把目光投向黄晓峰。 黄晓峰跟着张益达参与过几轮惠民出行的融资,自然知道此时必须拿出惠民出行的气势了。 但接着他话音一转,“但惠民出行的基本业务也没落下啊?按30亿美元估值计算,那惠民出行这半年来的努力成果算什么? 还有聚合打车和顺风车,这两项业务已经搞得陈卫寝食难安了。 嘀嘀号称200多亿美元估值,我们只有他5体量,可以估值个10亿美元吧!” 做风投的,谁没经历过各种激烈的谈判!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大事者,就得会砍价! 轮到卫诚开喷了,他没有直接反对黄晓峰的话,开始拿惠民出行的巨额亏损做文章了。 他说道:“惠民出行扣除新车投放,并购等因素,单月的运营亏损高达好几亿吧!” “主要体现在单车折旧和货运车辆折旧上面,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基本上是可以和人员薪酬,营销支出等日常支出打平的。” 淡马锡投资代表发言道:“但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可能不考虑单车的折旧情况。 这些单车两年三年后可能就会因为损坏被淘汰出市场。 这就需要我们考虑新的投入。 惠民出行本轮已经是c轮融资了,数十亿美元的体量,必须把“盈利”提上日程了。” 盈利能力弱,一直是惠民出行的一大痛点。 其他投资人也纷纷出言,一直就咬着这个问题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