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出行集团目前共拥有:惠民单车、reen滑板车三大子品牌。
业务横跨北美、亚洲两大州,中、美、新三大国家。
此次融资的目的:一部分是完成国内共享单车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布局,继续巩固市场龙头地位;
一部分是加速对东南亚市场的占领,以及北美地区的市场扩张……”
惠民出行集团会议室内,张益达开始给投资人鼓吹惠民出行集团的全球战略布局。
国内的共享单车打得不可开交,国外又要不断投钱做研发。 眼看着账上的资金一天比一天少,张益达把惠民单车升级成为了惠民出行集团,同时发起了b+轮融资。 “在张总你的设想中,惠民出行集团三年后、五年后,大概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啊?” “三年五年后,惠民出行集团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短途交通出行集团。 在亚洲,我们以运营共享单车为主。在欧洲和美洲,我们以运营共享电动滑板车为主。 中国至少有2亿用户,海外也至少达到2亿用户。 年营收达到70亿美元以上,年净利润达到21亿美元以上……” 反正问的是三年五年后,张益达开始描绘美好的未来。 “这个发展目标,有没有什么佐证的材料或者依据?” 软银资本投资代表问了句。 “有啊!”张益达很郑重的点了点头,打开会议室ppt投影仪,直接翻出了几张数据报表,说道: “目前惠民单车国内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000万人,并以每个月3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 在不继续投放单车的情况下,预计60个月后将完成2亿注册用户的目标。 但事实上,随着单车投放数量的增多,这个用户增长情况绝对会加快,要不了五年,也许两三年就达成2亿的目标了。 中国只占据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海外市场相当于是中国的4倍。 我们在中国都能做到2亿用户,我想在海外绝对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甚至超越。 经过我们近一年时间的运营论证,我们基本已经确定了短途共享出行的两大支柱收入-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 国内业务达到2亿注册用户的情况下,我想每天的骑行订单不会低于4000万单。 平均客单价为1元/1笔订单,日收入将达到4000万元,年收入将达到146亿人民币,折合美元近24亿。 国外业务的订单我们算每日2000万笔订单,单笔订单0.5美元,日收入将在1000万美元,年收入在36亿美元以上。 两者相加,国内国外骑行业务收入合计就是60亿美元。 我们国内的广告业务目前是每月收入近800万美元,年收入近1亿美元。 随着国内外业务的同步提升,广告收入达到10亿美元以上不会太难。 经过我们内部测算,在停止用户补贴,业务发展进入平稳状态后,运营利润率将达到30以上。 每年70亿美元收入,净利润将在21亿美元以上。” 一众投资代表纷纷交头接耳,交流起了彼此的看法。 张益达的“饼”画得太大,大部分投资人是不相信这个数据的。 打个对折,再打个对折,把张益达算出来的数据乘以四分之一还是大概率能够达成的。 比如说:国内5000万用户,国外5000万用户,年收入17.5亿美元,年利润5.25亿美元。 再有个2030倍市盈率,妥妥的百亿市值。 要是张益达知道他们心